吃完16家,我找到了北京广式点心
早期白癜风能根治吗 http://m.39.net/pf/a_7723195.html 这篇文章源自一个承诺。 大约1个月前,我们发了一篇文章,介绍走进香港、冲出中国的广东点心,我也暗搓搓地抒发了一下对香港和广式点心的热爱。结果……评论里「求测评」的声音一片。看来大家对于点心的热爱跟我一样真切!击掌! ▲首先我得说,「广式点心店」和「茶餐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广式点心起源于广东,以蒸点为主,属于传统小吃。而「茶餐厅」则是香港多元文化的产物,代表食物就是菠萝包和港式奶茶啦。 这一期呢,我着眼于「广式点心」。 事实上,我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鸡脖子上的内陆城市,北京几乎与精致无缘。甚至在很多时候,北京人羞于承认他们对于精致的追求,取而代之的是「吃着舒服就成!」 而这种舒服,大多是随性的。一碗裹着厚酱的面条,或者一碗泡着火烧的卤煮,吃完一抹嘴儿,得了!北京的平民饮食文化自古皆是如此,当然无可厚非。 只是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广式点心像一个闯入者,必须将它所有的棱角打磨圆融,把对精致的追求摒弃大半,才能悄悄跻身于这座城市。你说,它还能正宗吗?所以呢,正宗的广式点心难找,真的难找。真的想吃,不如跟我一起去广州玩呀。 图自:ChinaSichuanFood 好了,进入正题!本次测评中,我跑了一些好评甚多的点心专门店,比如「点点一品」、「一笼小确幸」;还挖出了一些刚开不久的新店,比如「富港轩」、「粤匠工坊」,希望能得到点新惊喜,谁想却不尽如人意;甚是出名的粤菜馆和茶餐厅我也没落下,比如「避风塘」和「利苑」和「港真茶餐厅」,结果出人意料…… 为了统一纬度,这次测评中我选了三样点心作为「每店必点」:虾饺、凤爪、流沙包。 虾饺作为粤菜著名传统小吃已经风行了一个世纪,半透的外皮裹着鲜甜的大颗虾肉,再加上笋粒或者马蹄的点缀,想想都要流口水。 好的虾饺要捏得漂亮,外皮半透,爽滑不粘。但也不能为了不粘笼屉淋上太多明油,那样被牺牲的就是口感了,万万不可。 凤爪么,绝对是道功夫菜,仅靠水蒸气和竹制笼屉的配合,想把凤爪收拾得服服帖帖又软糯多汁,绝非易事。正因如此,软糯入味的凤爪才格外珍贵。凤爪蕴含的美味胶质在口中化开,咂咂嘴,嘴唇还黏黏的,美妙。 事实上,在这次测评中也完全体现了:「一根凤爪难倒英雄汉」,多少餐厅拜倒在鸡爪脚下,愣是没越过及格线。 流沙包呢……作为重度甜食爱好者,请允许我任性一次。流沙包一定要将内馅的颗粒感和液态甜浆平衡好,既不过分甜腻,又要油润适口。谢天谢地,我找到了。 图自:ChinaSichuanFood 哦对了,为什么没选肠粉呢?在北京我没有吃过好吃的肠粉。 考虑到粤菜馆大多走的是高端餐饮路线,也是商务宴请的好去处,我还整理出了服务和气氛都一流的餐厅,它们或许没那么好吃,但能给你十足的面子。最后的最后,这期排雷的意义其实比推荐更大。你们看着,我买票飞广州了。咻。 追求味道,你不能错过—— 利苑 这不就是我苦苦追寻的那一块,白糖糕。 非常厉害的一家港式餐厅,年创办于香港,纵横四海几十年,开到北京依然称得上优秀。人均令人咂舌是因为菜单上的海鲜贵,点心价格在同等级的餐厅里绝对不算高。价格便宜品质却一流,虾饺、流沙包、凤爪自不必说,它出现在菜单上的那一刻,你就知道错不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家就吃了利苑,它几乎是为我心中的广式点心立下了标准:虾饺形状曼妙,虾肉嫩滑鲜香;流沙包松软,内馅沙感十足,咸蛋黄颗粒也足够香;凤爪柔若无骨,花生也软而入味。遗憾的是,标准立下了,却再没有哪家能达到。 我要极尽赞美的是白糖糕,惊艳。疏松的空洞排列细致,像是雕塑家的杰作。用手撕开它的肌肤,冰凉的触感甚是迷人。入口一丁点酸味都没有,也不会过甜,残存在指尖的一丝韧性是少女的倔强。 唯一能与之匹敌的是马蹄糕。软而富有弹性的糕体经过油煎,外皮是略脆的,内里的镶嵌的马蹄清甜,剔透又有劲儿,实在美味。 利苑酒家(金宝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zhaodahuang.com/jzdhhq/10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鸡爪这样做好吃又开胃,不信你试试
- 下一篇文章: 越南有种东涛鸡鸡腿比成人的手腕还粗,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