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也称“水注”“砚滴”,文房用具,是古代文人在磨墨是用来装水,滴水的工具,使用时,将水滴内装满水,把滴内的水注入砚内进行磨墨。现存最早的水滴为春秋战国时,三国二晋时多见动物造型。图1春秋战国青釉兽首流三足水滴,图2晋代青釉荷叶蟾蜍水滴、图3晋代青釉野猪水滴。唐宋时期较为流行,多见茶壶形,图4唐鲁山窑油滴釉水滴,图5唐巩县窑蓝釉点彩水滴,图6唐青花玄鸟纹执壶形水滴,该水滴高5.6厘米、口径4.1厘米、底径3.5厘米,小巧玲珑,盈握掌心,洗口,束颈,扁圆腹,圈足,滴颈部与腹部设一三股扁带为把手,对称方设一微向外弯曲的短流,外壁施青釉不足底,胫部和外底露胎,呈青灰色滴腹前后对称青花绘玄鸟纹,把手和流两侧简易青花纹,因年代久远沉浸在水坑中,沁色较重,使青花发色灰暗,唐青花存世稀少,这种掌中文房水滴,弥足珍贵。

北宋早期,景德镇湖田窑烧制的青白瓷闻名天下,进贡皇室使用,年景德元年,皇帝把其景德年号赏给了景德镇,可见皇上对清白瓷的厚爱,图7宋湖田窑青白釉龙流大象提梁瓜棱水滴,就是景德镇湖田窑之精品。

图8宋白釉印花提梁水滴,该水滴施牙白釉,滴身上半部印模花草纹,从短流根部到对称肩部设一条带状提梁,小巧别致。

元青花是英国人大维特首先发现,国内对元青花的收藏研究仅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几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年拍出二个多亿。轰动了全球的收藏界,因此藏家都注重大罐大瓶,其实元青花的高下和价值,也不能完全用尺寸大小来定位。本单位收藏的图9元青花扁菊纹团熊水滴和图10元青花釉里红人物纹四足斗方形水滴,滴小乾坤大,物以稀为贵,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不菲。

元龙泉窑船形水滴(图11)国内有省级博物馆收藏,并作为镇馆之宝。本单位收藏一件,造型生动,釉质润泽,可与馆藏器比美。文房水滴到明清时期在文人墨客间很盛行,各种材质各种器型玲琅满目,美不尽收,图12清早期青花鱼夫船形水滴,图13晚清民国紫砚三足蟾蜍水滴造型生动可人。

本文介绍的本单位收藏的从春秋战国到清末民国13件水滴,均为陶瓷材质,其中有的可达馆藏级珍品。

图1春秋战国青釉兽首流三足水滴高10.6cm

图2晋代青釉荷叶蟾蜍水滴长10.6cm

图3晋代青釉野猪水滴长9.8cm

图4唐鲁山窑油滴釉水滴高9.6cm

图5唐巩县窑蓝釉点彩水滴高9cm

图6唐青花玄鸟纹执壶形水滴高5.6cm

图7宋湖田窑青白釉龙流大象提梁瓜棱水滴高7.6cm

图8宋白釉印花提梁水滴高5.1cm

图9元青花扁菊纹团熊水滴高4.6cm

图10元青花釉里红人物纹四足斗方形水滴高4.6cm

图11元龙泉窑船形水滴长16cm

图12清早期青花鱼夫船形水滴长10.3cm

图13晚清民国紫砂三足蟾蜍水滴长8.3c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zhaodahuang.com/jzdhhq/8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