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个小区周围都藏着一家宝藏美食,征服着一批批挑剔的味蕾,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小小的摊位温暖了多少人的胃。在港区海港三村,就有一个摆摊卖煎饼的老阿姨,每天只摆3个小时,来往的食客络绎不绝,几乎每天都要排队。到底有什么魔力,跟小编一起去一探究竟吧。清晨的天蒙蒙亮,笼罩着的雾霾悄悄散去,阳光洒了下来,照亮了藏在黑暗中的身影:“小细娘,你来的真早呀。”阿姨看到我露出了慈祥的笑。在港区海港三村的小区里,藏着一家28年的煎饼摊,摆摊的是一位姓张的阿姨,连云港人,在张家港已经快40年了:“做煎饼是我从小就会的事”。远远看过去,瘦弱的身躯在大棚的包裹下显得格外娇小,几十年如一日的摆摊生活,依旧掩盖不了张阿姨内心的温暖。

天色渐渐变得明亮,随着第一波客人的如期而至,张阿姨开始忙碌起来,只见她先从盆内舀了一勺面糊,紧接着手臂左右摇摆,将面糊均匀的铺在了鏊子上。

平整铺完后迅速的打个蛋,加点葱花抹匀整个皮面,随后加入榨菜、酱料,喜欢吃辣的还可以放点辣酱。里脊肉是煎饼的灵魂,再加根软糯的油条和酥脆的薄脆,等到皮面煎的焦黄,用铲子把它卷起来,对折装进塑料袋中,一个煎饼就完成了。

新鲜出炉的煎饼随着热气飘出阵阵香味,趁着热乎尝上一口,外皮酥脆,内里软糯,满满的幸福感。“多少钱?”“6块5。”

一个煎饼里加了肉串、油条和薄脆只卖6.5的价钱,算得上是良心价了。也可以什么都不加,只需要3块钱。

“都是老顾客了,也不好意思涨了。”张阿姨在一旁说道。

“有的客人都是从我之前卖包子的时候就来买着吃了。”

“您还卖过包子?”

“对啊,我之前就在对面喏,卖了6年的包子,后来那里的路封了,我就开始卖煎饼,一卖也卖了27年了,哈哈。”

油条和肉串都是张阿姨手工做的,“我每天凌晨3点就要起来准备了,到6点出来摆摊,一直摆到9点。”

旁边的大姐不禁感慨道:“3点就要起来啦,也蛮辛苦的。”

似乎是听到了我们的谈话,原本躲在身后的小孩突然用着稚嫩的声音,对着张阿姨说:“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出来摆摊?”

“因为要靠这个吃饭啊,家里还有个儿子要养。”张阿姨耐心的回答。

“那可以让他吃煎饼啊!”

瞬间,大家都被小孩童真的想法逗笑了。“每天都这么忙吗?”“周末比较忙,上班的时候人家看要排队,来不及等,周末等一会也没关系。”“住这一块的都喜欢吃饼。”一个大哥笑着说。“雨天会出来吗?”“当然,风雨无阻,因为我知道他们都会来找我的。”

没过多久,一大盆的面糊就见底了,张阿姨只好从保温瓶里倒点开水,再加入面粉,现场和了起来。等到了9点,吃早饭的人变少了,张阿姨便收拾东西回家去。

在聊天的过程中,张阿姨总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就算手里头的活从未停止过,就算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但从那弯弯的眼睛中就可以看出,她始终保持着笑容。

本文为原创文章,已申请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zhaodahuang.com/jzdhjg/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