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功用,不只有泻法一途。其实大黄能攻擅守,补泻两用,医院毛喆医师一起来了解一下:

大黄苦寒泻降,气味俱厚,能泻下破结,荡涤肠胃实热积滞,泻血分实热,下血,破积,行水气,世人尽知。而大黄有安和五脏、补敛正气的功用却很少被人注意。大黄经酒制后变降为升,变泻为敛;剂量之中也有玄妙,多则泻下,少则性敛,此则更少有人重视。

大黄有四方面的补益作用:

其一,健脾和胃:单味酒制大黄,研末水泛为丸。有助消化、增食欲的效用,治胃弱不纳,脾运不健,消化吸收不良,食欲不振,脘腹痞满,大便或溏或燥,肌肉消瘦或异常肥胖等,用之多效。

其二,祛瘀生新:对此,历代医家多用复方如下瘀血汤、大黄蛰虫丸等。

其三,敛血止血:在临床上用于肺胃热盛之吐衄咯血,下焦郁热之便血尿血,单用一味大黄水煎服,常能取得捷效。

其四,涩肠止痢:大黄用常量则主泄降,用小量反有收敛止痢之效。

上述四方面治验,皆属“补”法范畴。大黄能攻擅守,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运用之关键,全在掌握炮制与剂量之间,量大则泻,量小则补(敛),生用则降,酒制则升,临床时应详辨而用之,切勿轻视一味大黄兼有补泻两用之功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zhaodahuang.com/jzdhtp/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