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俗,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饮屠苏酒
手上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330/4364868.html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饮屠苏酒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就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古时过年的欢乐景象,也道出了古人过年饮屠苏酒之风俗。 那么“屠苏酒”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屠苏酒是一种药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 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 孙思邈还将自己住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 后经历代相传,正月初一(另一说是古人于除夕夜守岁时饮屠苏酒)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屠苏酒 屠苏酒是在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品,能调理脾胃,解毒辟秽。相传屠苏酒是汉代的名医华佗创制的,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主要食用功效 滋补保健,防病疗疾,驱邪避瘴 主要原料 酒、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 简介 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 制法 1、将上药为末,装入绢袋中,春节前一日,将盛有药物的绢袋沉入井底,第2天正月初一早晨取药,浸入一瓶清酒中,煮沸数次后饮用。 2、将上药制为粗末,装入绢袋,浸入适量白酒中,容器密封,3日后可饮用。 3、将上药浸入白酒中,加入冰糖,加热数沸后静置,过滤,将入瓷坛或下班瓶内贮存。 风寒邪气侵犯胃肠,肠胃之气不能顺降,积滞内停所致腹痛而胀,进食不化,恶心呕吐等症。 4、上咀,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月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一方用虎杖一两一钱,无菝葜。一方有防风一两。 原文:屠苏酒起于晋,昔人有居草庵,每岁除夕,遗闾里,药一帖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酒尊,合家饮之不病瘟疫。谓曰:屠苏酒,屠,割也,苏,腐也。言割腐草为药也。晋海西令问议郎董勋曰:正月饮酒,先小者,何也?勋曰:小者得岁,故先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也。 译文:屠苏酒从晋朝产生,以前有人住在草庵,每年除夕,将药囊丢到井中。到元日取水出来放在酒樽中,全家的人一起喝就不怕生病了。屠,就是割;苏,就是药草,砍了药草来泡酒,泡成的酒就是“屠苏酒”了。晋海西令问董勋:“正月在一起喝酒的时候,为什么就晚辈们喝,董勋这是什么道理?”董勋说:“小的长大一岁所以值得庆贺,老人老了一岁,就再说了。” Part1 功效 春季养肝 《保生秘要》云:“和其肝气,勿食诸肝,以免死气入肝伤其魂也。宜烧苍术香,清晨饮屠苏酒、马齿苋,以祛一年不正之气。” 功能功效 屠苏酒所用药物及制法:《本草纲目》、《备急千金要方》、《小品方》、《遵生八笺》、《景岳全书》、《杂病源流犀烛》、《治疗与保健药酒》、《老年保健学》等医药典籍均有记载。内容大同小异。现采用《备急千金要方》之药物:大黄、桔梗、蜀椒各15株,白术、桂心各18株,乌头6株、菝葜12株。(古代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为二十四株)大黄排各种滞浊之气,被称为药中的将军;白术健胃、利水、解热,久服能轻身延年;桔梗补血气、除寒热、祛风痹、下肿毒;蜀椒解毒、杀虫、健胃;桂枝活血化瘀、散寒止疼;乌头祛风痹祛痞、温养脏腑;菝葜驱毒、防腐、定神。综上所述,此配方对人体裨益甚多,诚可谓兼滋补保健、防病疗疾、驱邪避瘴等多种功能之良方。 Part2 风俗 因屠苏酒的配方出自华佗,又为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诸多名家所推崇,无数典籍所传载,以及民间千百年实践之口碑,使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久而久之,元旦佳节饮屠苏酒便形成了民风民俗。遍及全国各地和多个民族,朝野共之,代代传承。无数名人和典籍均有记载和遗篇。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名酒中,屠苏酒一枝独秀,文化内涵无与伦比。有些地方,还传为神话,以为屠苏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赐吉祥、降福祉。 Part3 诗词 唐·顾况诗:《岁日作》 不觉老将春共至 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将寂寞羞明镜 手把屠苏让少年宋·陆游诗:《除夜雪》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宋·文天祥诗:《除夜》乾坤空落落 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 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 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 挑灯夜未央宋·苏辙之诗《除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宋·郑望之诗:《除夕》可是今年老也无 儿孙次第饮屠苏 一门骨肉知多少 日出高时到老夫宋·毛滂词:《玉楼春·元日》一年滴尽莲花露 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 祇与东君偏故旧明·叶颙诗:《己酉新正》天地风霜尽 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 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 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 欢笑白云窝《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 红岩女士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 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 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 遥视延安景物华 Part4 除夕 除夕这一天对国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年夜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年夜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自古到今,即使不会喝酒的人,在年夜饭的时候也多少喝一点。根据古籍记载,前人的年夜酒主要有“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 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 华佗所酿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 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苃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 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疫病。 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 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 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精神仍然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 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 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 都有他发生和发展的历史 都有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图文编辑/王艺霏 责任编辑/王语诺张闯王爱雨褚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zhaodahuang.com/jzdhtp/7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3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