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酉年属鸡年,鸡年话鸡。

说到与“鸡”字有关的中药,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鸡内金”。其实,除了“鸡内金”,还有以下常用的10种中药,我们来逐个了解一下。

01鸡内金

又称鸡黄皮、鸡食皮、鸡嗉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剥下内壁,洗净,干燥。

其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之功效。适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脾虚无积滞者慎用。

02鸡子黄

又名鸡卵黄、鸡蛋黄,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黄。鲜蛋去壳,去净蛋白,留蛋黄用。

其味甘,性平;归心、肾、脾经;具有滋阴润燥、养血熄风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补阴血,解热毒,治下痢。”主治心烦不得眠;热病痉厥;虚劳吐血;呕逆;下痢;烫伤;热疮;肝炎;小儿消化不良。

03鸡冠花

别名鸡髻花、鸡角根、红鸡冠、芦花鸡冠、笔鸡冠、大鸡公花。

其味甘,性凉;入肾经;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咳血,血淋,妇女崩中,赤白带下。

04鸡头米

又名鸡头果、鸡头实、雁喙实、刀芡实、黄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

其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05鸡血藤

又名血藤、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血风、九层风,为豆科植物密花豆(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的干燥藤茎。

其味苦微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活血、通络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治疗风湿所致的腰膝关节疼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常与红花桃仁、赤芍、地龙、黄芪、当归、丹参等配伍。

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与香附、益母草同用。

06鸡屎藤

别名鸡矢藤、牛皮冻、臭藤,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晒干。

其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脾,肾经;具有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活血消肿之功效。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外伤性疼痛,肝胆及胃肠绞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支气管炎;外用于皮炎,湿疹及疮疡肿毒。

07鸡眼藤

又名巴戟天、鸡肠风、兔仔肠、黑藤钻、三角藤、糠藤,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

其味辛、甘,微温,无毒;归肝、肾经;具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之功效。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08鸡舌香

又名母丁香、雌丁香、亭炅独生,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药用丁香)的近成熟果实。

其味辛,性温;归脾、胃、肝、肾经;具有温中、散寒之功效;主治暴心气痛,胃寒呕逆,风冷齿痛,牙宣,口臭,妇人阴冷,小儿疝气等症。

09鸡骨常山

以根、叶入药。其味苦,性凉,有小毒;具有解热截疟、止血、止痛之功效。用于疟疾,口腔炎,内服兼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

10鸡骨草

别名黄头草、黄仔强、大黄草、猪腰草,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

其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胃经;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

其种子有毒,不能直接入药,用时必须把豆荚全部摘除干净。

11鸡矩子

又名鸡爪梨、拐枣、枳具子,为鼠李科植物枳具的种子。

其性平,味甘;具有止渴除烦、消湿热、解酒毒之功效。用于中酒毒,烦渴呕逆,二便不利。

长按识别







































澶嶆柟鏈ㄥ凹瀛?
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楅偅鏈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zhaodahuang.com/jzdhsj/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