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被称“将军”,救人无数,《伤寒论》中就有仲景先生广泛运用大黄的痕迹,从最直接的清热泻下,到瘀血证,到腹痛证,到痞证均可见其踪影。

“大黄将军”这么厉害,临床会用它来救急,但是不论在药房中还是在市场上,我们总是能屡屡发现大黄存在各种品质问题。

所以呀,今天小真真就来跟大家聊聊关于大黄的品质。

大黄的品质

历来大黄产地分为南北两种,《吴普本草》曰:“大黄……生蜀郡北部或陇西(今四川北部、甘肃西部)”。

生蜀郡北部者为今之南大黄,即药用大黄,而出陇西者为北大黄,即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

栽培加工问题

大黄耐寒性强,适合生长在高海拔地区,该地区无霜期或霜期较短,土壤污染少,植物生长较慢,物质积累丰富,所产的大黄质地坚实,香气浓郁;

通常大黄在产地采收后会直接进行加工干燥,栽种于高海拔地区的大黄一直都采用直接在产地烟熏的方式进行干燥;而栽种于低海拔地区的大黄就通常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加工干燥。

高海拔地区生长的大黄我们一般可以闻到烟熏味,这种大黄相对来说品质较优。

药用大黄,鲜切片

药用大黄,烟熏干燥

大黄的根茎较大,直接进行加工干燥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成本,有些产区的加工厂为了省事,大黄采收后直接将其鲜切为饮片再进行干燥,这样加工成的大黄饮片和传统加工方式的大黄相比明显清香气味不足,气味散失。

且据李芸等人的研究表明,鲜切干燥加工生产的大黄饮片蒽醌含量低于传统加工的,且药材横切面色泽褐变明显,影响美观。

大黄,表面褐变

储存干燥问题

《本草蒙荃》云:“必得重实锦纹,勿用轻松朽黑。”

储存或受冻或加工不当会导致大黄糠心,发糠的大黄质地会变疏松,表面颜色也会发黑。

大黄,发糠

由于大黄根茎大,晾晒困难,且营养丰富,因此在干燥和储藏过程中极易发生霉变、虫蛀、走油、变色、气味散失等品质变异现象,导致药材品质下降,疗效降低。

大黄,受潮发黑

大黄,虫蛀

药用部位

大黄的药用部位为根和根茎,王荣等人的研究表明大黄根茎部的有效成分含量较根部的多。

由于大黄的根茎品质较好,并且星点明显,不易被伪品混淆,所以在药材市场上我们见到的大黄基本都为大黄的根茎,而疗效较次并且鉴别特点不明显的根通常被投入中成药加工厂使用。

大黄,水根

大黄,根茎

仔细看看图片我们就会发现啦,大黄根部横切面的放射纹是很明显的,但是不会出现星点,而根茎部星点十分明显。

市场上大黄的常见问题

上文提到,市场上常见的大黄基本都为大黄的根茎,然而,对于唐古特大黄,我们却只能找到它的根,基本买不到唐古特大黄的根茎,这是为什么呢?小真真感到十分好奇,于是向几位常年在药材市场上“晃荡”的老师大大们请教。

A大大说:“大家不是一直都认为唐古特大黄的疗效最好吗,然后大黄的根茎又比根疗效好,所以呀,据说唐古特大黄的根茎基本都被销往国际市场了,现在国内市场基本都找不到它的根茎了。”

B大大叹了口气,也说道:“可是大黄的根是没有星点的,大黄的伪品又那么多,所以呀,想要在药材市场里找到正宗的唐古特大黄,是十分困难的。”

小真真被震惊到,又继续问各位大大们:“那唐古特大黄的疗效真的是最好的吗,其他两种大黄呢?它们在药材市场上又是怎么样的情况?”

C大大说:“对于哪种大黄疗效最好历代一直有争议,市场上找不到唐古特大黄的饮片暂且不讨论,对于其他两种大黄,有学者研究过,发现药用大黄的药效成分含量是很高的,而掌叶大黄被切制成饮片后药效成分含量通常都是不合格的……”

各位大大blabla地讨论起来……

事后,小真真也去查找资料,发现了历代学者对于这三种大黄的评价真的是各有说法。

历代说法

《本草经集注》丨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

结论丨北大黄的疗效较好。

历代说法

《新修本草》丨陶称蜀地者不及陇西,误矣;

结论丨药用大黄的疗效比北大黄的好。

历代说法

《植物名实图考》丨今以四川产者为良;

结论丨四川一直为药用大黄的道地产区,药用大黄疗效较好。

历代关于南北两种大黄的优劣颇有分歧,部分学者称,唐古特大黄的药材质优,掌叶大黄质较次,而药用大黄品质最差,然而现代的研究却表明不是这样的,李芸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了药用大黄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本草拾遗》中记载:“大黄,用之当分别其力,若取和厚深沉能攻病者,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紧硬者。若取泻泄骏快,推陈去热,当取河西锦文者。”其产蜀中似牛舌片者,为今之南大黄一类,而“河西锦文”者,则是今之北大黄。

三种大黄各有所长,结合古代学者的说法和现代的研究,大黄“三兄弟”之间的品质较量,小真真也很好奇大家会怎么“评分”呢!在临床用药体验上又有什么心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呀~

大黄和土大黄的区别

小真真还了解到大黄和土大黄被经常混淆使用的情况,大黄是临床常用药,小真真觉得有必要来跟大家说说这对“常被误认的双胞胎”的事。

大黄(RheiRadixetRhizoma)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主要功效为“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土大黄(RadixetRhizomaRumex)为酸模属植物,主要用于止血和皮肤疾患。

了解到大黄和土大黄的来源和功效区别原来那么大,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来好好认清这两种药材的“真面目”呢。

大黄直径较大,约3-10cm,常用的药用部位为根茎,横切面有髓部且星点明显,清香味浓郁;

而土大黄直径多在5cm以下,药用部位为根,没有髓部,星点也基本不可见,但可见明显的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气味不清香。

大黄

土大黄

现在,关于这对被常混淆的“双胞胎”,大家能够鉴别清楚了吗?

今天的知识点这么多,考虑到“读书困难户”的困扰,小真真来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吧,大家一起打起精神来仔细学习啦~

生长于高海拔地区的大黄品质更优,且其由于加工方式具有烟熏味;

大黄鲜切片干燥会出现气味散失的情况,品质较次,且易发生褐变的情况,外观不美观;

大黄干燥或保存方式不合理易导致霉变、糠心、生虫等情况;

大黄的药用部位为根和根茎,且根茎的品质更佳,因根茎的横切面有星点也更容易鉴别真伪;

市场上常见的大黄都为大黄的根茎,但唐古特大黄常见的为根,常见的唐古特大黄难辨真伪,且掌叶大黄切片后含量易不达标,药用大黄的药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

大黄与土大黄不能混合使用,大黄药用部位常为根茎,直径较大,且断面有髓部,星点明显,而土大黄药用部位为根,直径较小,无髓部,并且基本无星点,口尝大黄的沙粒感更强,嚼之粘牙。

世界图书

好啦,关于大黄的品质与疗效好坏,我们就先聊到这里啦,各位关于大黄有什么其他的见解也欢迎留言讨论~~

插播一个题外话,最近听说又有一个女孩因“dd”丧命了,小真真看到后也是很难过,但更让小真真担心的是有许多人因此对生活感到恐惧。小真真想说,这个世界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但请相信世界美好。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如大黄将军,命途多舛,但也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努力,最终成为“战绩显赫”的“将军”呀~所以也请大家努力生活吧~~

参考文献:

王荣等,甘肃道地药材大黄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研究.中国药房,,9.

李芸等,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掌叶大黄药材质量的影响.中药材,,8.

李芸等,大黄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加工品的蒽醌含量比较.药物分析杂志,,32(12).

孙佩,大黄三种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4.

唐文文,大黄干燥方法与保质储藏技术研究.甘肃农业大学,,5.

彭成,中华道地药材.中国医药出版社,,12.

审核

灵猫法师重楼等

图片

孙广才老师老王网络(侵删)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后台

具体用药一定请谨遵医嘱呀~~

推荐阅读

?枳实

我连戴绿帽子的机会都没有

?药有七情,人有六欲,你有狗粮

?龟龟换成仙人草?你咋不换成仙人板板呢?

?石斛养生?你们这些穷且奢侈的小机灵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zhaodahuang.com/jzdhtp/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