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方温脾汤
温脾汤 出自唐·《备急干金要方》 组成大黄四两(12克)、附子大者一枚(9克)、干姜二两(6克)、人参二两(9克)、甘草二两(3克)。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可以进入《每日一药》相应中药 方歌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临熟下大黄。现代用法:大黄后下,水煎服,每日3次。 功效主治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方解本证多由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所致。治疗方法以攻下冷积,温补脾阳为主。寒实冷积阻于肠间,腑气不通,故便秘腹痛、绕脐不止;脾阳不足,四末失于温煦,则手足不温;脉沉弦而迟,是阴盛里实之征。本方证虽属寒积便秘,但脾阳不足是为致病之本,若纯用攻下,必更伤中阳;单用温补,则寒积难去,惟攻逐寒积与温补脾阳并用,方为两全之策。方中附子配大黄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热温壮脾阳,解散寒凝,配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芒硝润肠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温中散寒,均为臣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为佐。甘草既助人参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协力,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 用法要点由温补脾阳药配伍寒下攻积药组成,温通、泻下与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的特点。 本方用于阳虚寒积证。临床应用以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慢性肾脏病、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阑尾周围脓肿等病症。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还用于治疗蛔虫性腹痛、慢性结肠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尿毒症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停者。 注意阴虚内热者慎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整理仅为中医药科普。若有异议请联系删除!文中方剂请不要自行组方服用,如需服用请咨询中医师!长按上图,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zhaodahuang.com/jzdhtp/7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民间中医药奇方荟萃建议收藏
- 下一篇文章: 掌上新闻徐营首届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