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小区住下后,我就想养几只小鸡。春暖花开的时候,搬把湘西的矮靠椅,坐到园子里,一边心不在焉地晒太阳看手机,一边饶有兴趣地看毛茸茸的小鸡儿在身边钻来钻去,看它们抓虫子、啄草芽,看它们一天天长大,多惬意呀!如果孙女来了,看到草地看见鸡崽崽,肯定欢天喜地不得了。仁湘听我说后急忙劝阻:千万搞不得!小区里黄鼠狼太多了!他家买了几只年鸡,关在笼子里,全被黄鼠狼咬死了,也不知它们怎么钻进去的。仁湘还提醒我,小区里水丰草茂树多,有好多蛇,我家院子里杂草那么密,活动时要当心一点。我心有不甘,却不能不承认有道理。黄鼠狼和蛇都是鸡的天敌呢!此外还有天上的老鹰,地上的馋猫,那么多的杀手,哪里招呼得过来?并且还有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往往一出门就是十天半月,谁来照顾小鸡呢。断了养鸡的念头,脑子里却惦着那害我不能梦想成真的黄鼠狼和蛇,平时散步总是左顾右盼,欲一睹真容。

那天太太在厨房里大声惊叫:蛇!蛇!我赶紧跑过去,厨房外面的小菜地里,果然看到一条小蛇的半截尾巴,出门时,它已躲进了小灌木中。这还了得!天天都要过来过去的,得赶走它!我拿根竹竿捅了捅灌木,那条小蛇梭出来了,蛇信子一伸一伸的,直径细,颈部红,背面翠绿色,身子可不短,有半米多长,这是毒蛇呀。记得听人说过鸡公蛇,小时候在湘西也常见到这种蛇,那应该就是它吧。但见它越过菜地,溜进了我家门口路边的下水道里。我担心它从下水道再爬上来,过去查看了一下,不见其踪影,井里有一根粗大的水管口,它大概从那里爬去了别的地方。

初次见到蛇,还是在家门口,不免有点心惊。想起自己几次爬到杂草厚厚匝匝的对面园子里采木耳,晚上也常去自己的园子里乱走动,更有点后怕,急忙上网查询,对图识别。我们见到的这条蛇应是虎斑游蛇。是我国分布比较广的一种蛇类,在我国生物学记载里面,虎斑游蛇是一种无毒蛇,其实,虎斑游蛇并不是无毒蛇,只是毒性比较弱,属于后勾牙毒蛇的一种。虎斑游蛇咬人以后,不会有严重的中毒症状,除非对虎斑游蛇蛇毒有过敏体质的人,才会导致严重的中毒,还会有生命的危险。还好,没听说小区里发现有大蛇或蟒蛇。

黄鼠狼也见到了。那是一个傍晚,我们在小区里散步,看到前面有一只小动物不紧不慢地沿着路边的灌木丛溜达,看它那么瘦小,我还以为是一只流浪猫。不过流浪猫身子再矮小也不会那么瘦细,另外习性也不像。无论家猫流浪猫,天性好奇,它们都有一个习惯,如果你逗它或吓唬它,它会走开一段后停下来,回过头仔细观察你,确认你是要给它恩赐、还是构成危险,然后再离开。那只瘦细的小东西后来头也不回地消失在树丛中,我相信,它就是邻居们常提到的黄鼠狼。

初次见面后就经常遇见了,而且是在我们的花园里。我们居住的房子无论背后还是隔壁邻舍,都是彼此的花园相接,黄鼠狼就在这一溜花园里出没。它沿着墙线或铁栏杆翻过来翻过去,也不见它觅食,或者咀里叼着什么。它明显并不怕人,慢慢悠悠,各走各路,互不干涉。没养鸡禽,见着它,我还是很心安的,至少它可以捕蛇吧。有报道说黄鼠狼捕蛇,且能捕体重比它大得多的蛇。有它在,料蛇不敢恣意横行。那条虎斑游蛇仅见过一次,后再无踪影,说不定已经成了它的囊中之物。

听说黄鼠狼的毛皮很有经济价值,冬天的毛皮可制裘,尾毛可制做毛笔,称为狼毫。不过它那么细小,要捕多少只才能制成一张裘皮呀!可见人们仇富是有一定道理的。如今黄鼠狼已经成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禁止捕猎。百科说黄鼠狼昼伏夜出,白天很少活动,我倒是不觉得它很有规律,白天就见过好几次。我好奇的是它平时吃什么。资料说黄鼠狼的食性比较杂,既吃鸟及鸟蛋、老鼠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同时也吃鱼、蛙、昆虫,偶而亦取食浆果。我的忘园里去年有好几只癞蛤蟆,我将它们分别命名为老癞、大癞和小癞,它们各自盘踞一隅,互不相扰,几乎每天晚上我都能看到它们。但今年5月回来后,却再也没有见到它们的踪影,我高度怀疑是被黄鼠狼吃掉了。虽说蛇也吃癞蛤蟆,但园子里没见过大蛇,如果是小蛇,反而会被癞蛤蟆吃掉。

不过老鼠才是黄鼠狼的最爱。资料说一只黄鼠狼一夜能吃6-7只老鼠、一年能吃掉-只老鼠。

说到老鼠,这是人们最痛恨的为非作歹的害物。我家嫂子就是因为驱打跑进家里的老鼠,不幸英勇负伤,去医院缝了10针。仁湘和邻居老尹都曾多次提醒我,出入一定要关好门窗,防止老鼠溜进房屋。他们都有过与鼠周旋的奋斗经历。仁湘告诉我,有一次,他们夫妻双双外出旅游,通过家里安装的摄像头,赫然发现大宅里进了两只小鼠。它们在家里自由自在地跳来跳去,翻箱倒柜,还爬到电灯线上打秋千,玩得个不亦乐乎。他们又气又惊,只好提前结束美好行程,回家驱鼠。花了不少气力,消灭一只,赶走一只。老尹家也曾先后跑进来两只小老鼠,他们也是开展大扫荡,从楼上追到楼下,一个一个房间排查。那两只老鼠是抓也抓不着,撵也撵不走,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尽了浑身解数。老尹懂科技,最后还是利用一种先进的技术--超声波干扰,把它们终于震了出去。

我自己倒是比较幸运。平时散步的时候,在叠翠园和君墅都见到这帮猥琐的家伙,在垃圾桶周围大大方方的活动,但在我家周围从来没有碰到过。这可能要归功于经常出没的猫和黄鼠狼吧。

回头再说猫。小区里的流浪猫都是一个样,瘦骨嶙峋,可怜巴巴。住宅区的流浪猫和流浪狗都是很容易识别的。如果你看到一条狗,夹着尾巴、瑟缩着身子、怯怯地盯着你,那一定是流浪狗。与人相遇时,通常它会溜边走开的。有的狗会跟着你走一段,或者伏在原地不动,可怜巴巴地看着你,那是刚被遗弃不久的流浪狗,它渴望被人收养呢。如果一条流浪狗见到你后不走开,而是眼神游移、不正眼看你,或者眼神恶毒地看着你,那你就要格外小心了,很可能是一条带有狂犬病毒的疯狗,赶紧躲开为妙。我有一个官员朋友,在路上好端端的行走,正要赴约去喝酒,突然从巷子里窜出一条小流浪狗,照着他的腿部就是一口,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跑掉了。医院打针,酒也喝不成了。不过平时只听说狗咬人,没听说过流浪猫咬人。我们小区里的流浪猫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瘦。不像香港维多利亚公园或社区看到的流浪猫群,一个个毛色光亮,旁若无人,它们衣食无忧,每天总有人定时投喂。本小区的流浪猫通常很胆小,它们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又总是在四处游走觅食,所以一般都瘦弱猥琐。也有幸运儿。我家后门的邻居原来养了两只大黄猫,它们的粮食是敞开供应的。它们总是共同进退,一起进餐,一起晒太阳。吃饱以后,各自躲到一边睡觉或者冶游去了。后来我发现还有第三只大黄猫,它长得与邻居家的猫几乎一模一样,经常会乘隙而来,大快朵颐一番。这是一只流浪猫,善于混吃混喝,我原来分不清楚,邻居指出来后我才发现,比家猫的确瘦了一圈。

猫虽驱鼠,但也有可恶之处,到处拉屎。如今的猫无论家猫流浪猫都没了教养。我记得从前的猫、狗,都是很爱干净的;特别是猫,有事无事都会舔来舔去,把自己的身子弄得油光水亮。它们拉完屎尿后,不管地上有没有泥沙,都会煞有介事地用爪子刨几下。狗用后爪,猫用前爪,这是祖先遗传给它们的本能。如今,在这个小区里,不论猫、狗,都忘记传统了。狗是走在哪里,一急就就地解决,往往你在路边甚至马路正中能够看到一堆秽物。猫也如此。早上起来,经常看到我家草地上一滩猫粪,而且还特别臭。太太很愤怒:明明有沙土,为什么要屙在草上面呢?太放肆了!

其实这种放肆,是人类骄纵的结果。在香港,遛狗的主人总会随身携带矿泉水瓶和报纸,狗狗方便之后,即刻冲水或处理掉。本小区的主人们似乎没有这种习惯。一个男子遛狗,经常把狗牵到我家附近的空地上,松开绳子放任自流,他自己坐在长凳上玩手机,狗就在墙边拉屎。放风完了不管不顾,兀自将狗牵走。后来太太发现后提出交涉,这才收拾残局。猫亦如此。邻居家母子俩在弄菜园子,他们家的大黄猫公然跑到我家草地上大便,他们视若无睹,习以为常。家猫尚且如此,流浪猫就不用说了,它们原本就是家猫出身,走上流浪之途后,更加放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zhaodahuang.com/jzdhyt/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