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五个多月的高强度学习和备考,夏令营、期末、法考、面试,高压下的我仿佛已透不过气。

于是,我买了9月12号回家的机票。

为期一个月的希子的闲暇就此开始。

这次回家的一个月内,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了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还有我已经连续缺席9年的,爸爸的生日。

都说上大学之后,“故乡再无春秋”,细细想来确是如此,我已错失重庆的秋天3年之久,楼下的桂花树、窗边连绵三天的细雨......初一便离家开始住宿的我,对于工作日期间的家庭生活已经颇感陌生。时隔9年再次和家人一起享受工作日的闲暇时光,我仿佛回到了小学的时候。

现在我已步入大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想我和父母的距离应该是会越变越远的,以后要想和父母这样朝夕相处一个月应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所以这次回家的决定,应该是我这几年来作出的最有意义的决定了。

回家之后天气忽然转凉,凉席换成了床单,小绒毯换成了被子,那段时间听着窗边滴答滴答的雨声,窝在被子里,就算不睡觉也觉得幸福感爆棚。

早上起来自己做酒酿荷包蛋,或者偶尔偷懒吃几个小月饼,喝一杯最爱的天友酸奶。

上午看看书,给果冻喂奶,给方糕添猫粮。

中午和外婆一起在家吃顿简单的饭菜,等父母回来逗逗猫狗,然后一起午睡。

等到他们下班后一起准备晚餐,饭后一家人一起去操场散步、溜狗、看看国庆档的电影,深夜还会一起做夜宵、喝喝小酒、看看电视。

▼桂花

秋分前一天,气温回升了些,楼下的桂花树终于开了,当我在房间里闻到熟悉的桂花香时,我就知道:重庆的秋天这才来了。

▼月饼

中秋节回家真是我最幸福的事情了,因为又可以吃到我超级喜欢吃的各种月饼。

月饼这东西说来还真挺奇怪。按照习俗春节元宵节都会吃的饺子汤圆平时都可以吃到,但月饼平时就没有,只有中秋节前后才能吃到。要说平时吃不到端午节的粽子我能理解,毕竟粽叶是端午节前后才有,但月饼的原材料可不分季节的!每年只能九月中旬吃到月饼可实在不像话。

其实回家之前我特地给爸爸妈妈带了一个学校的月饼礼盒,只觉得好不容易能在大学期间跟父母一起过中秋,送他们学校的月饼应该很有意义。但不得不说,家里的各种月饼礼盒、散装的大月饼、小月饼,真的每一种都吊打学校的月饼。

尤其是重庆本土冠生园这种纸包的月饼,纸外都浸出了油!不管是什么馅,伍仁、牛肉、叉烧、蛋黄、肉松、豆沙......每一种我都爱到不行。

▼麻饼

麻饼也是我的超爱。

在重庆,中秋之后麻饼总是比月饼更易脱销,或许中秋节月饼吃腻了,或是该送的礼已经送到了,人们总会偏向于给自己买些实惠的麻饼来吃着玩。小时候总觉得麻饼不好吃,送到嘴里满是冰糖味,也很讨厌麻饼外面铺满的白芝麻。但长大以后我就越发地喜欢麻饼了。

这次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零食,妈妈就说土沱的麻饼是最正宗的,立马买了两桶回家,一桶冰糖味,一桶香葱味。我当天就吃了两大块,薄薄的,甜甜的,特别好吃。

▼醪糟荷包蛋

由于太想吃醪糟了,回家后第二天我就拜托爸爸去给我买了很正宗的醪糟(平时在学校想吃醪糟的时候只能去楼下超市买那种香精味很重的劣质甜酒),买了十几颗鸡蛋。

每天早上自己拿一个小锅烧点水,从冰箱里取出一颗鸡蛋敲入温水中,煮沸后加入三勺醪糟,再加一点点白糖,超级美味健康的醪糟荷包蛋就完成啦!

▼鳝鱼

夏秋是鳝鱼产量最多的季节,也是肉质最好的季节。在我确定回家以后爸爸就很开心的说等我回家一定给我弄好多鳝鱼吃。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和爸爸一起杀了水桶里的鳝鱼,斩掉鳝鱼的头,再用剪刀顺着头尾的方向将肚子一侧剖开,把肠子粪便扯出来,再用刀斩断成一小截一小截的。鳝鱼也和蚯蚓一样,斩掉了头,但光零零的头上的嘴巴还会像鱼吐泡泡那样子不停地动,刀刃压在鳝鱼上时,没有头的身体也会紧张,进而卷曲,有时甚至会缠绕在手腕上。

虽然这样描述起来有点吓人,但做好的泡椒鳝段真的是美味,配上一点红酒,或者是一罐冰啤,啊~爽!

当然啦,鳝鱼还可以做成盘龙黄鳝、红烧鳝段、爆炒鳝片......

▼烤鱼

烤鱼是我每个暑假必点的夜宵,而这家烤鱼是爸爸平时最爱光顾的一家,家旁边夜啤酒的烤鱼和北京商场里的可真是天壤地别。

这盘烤鱼是一条整鱼,3斤多,这么一份只需要80块。

且不说价钱便宜了多少,真正的差别是在小菜上。

北京的烤鱼大多会配上一点点洋葱用来提味,其他的小菜多半是另点另算钱,味道我也是不敢恭维。

而这家夜啤酒的小菜是搭配在烤鱼里的,有大块大块的洋葱,有脆脆的芹菜,有入味的魔芋,还有油炸得刚刚好的粗土豆条,最后撒上一撮香菜!

这才叫烤鱼嘛!

▼河虾

河虾也是爸爸最爱做给我吃的夜宵。

这次回家我也帮着爸爸剥虾头,一开始还不觉得,剥了十分钟就觉得手指疼得不行。这么一大盘,我和爸爸剥了快四十分钟。

剥好的河虾,倒入油锅中炸至酥脆,然后和剁碎的小青椒一起翻炒,一道美味的下酒菜就做好了。

▼美蛙

爸爸和他的朋友夏天最喜欢做美蛙了,我也跟着享了口福~

▼卤菜

家附近有一家爸爸朋友开的卤菜店,爸爸和妈妈都说他家的卤鸡爪最好吃。我回来试了一下,一句话来说就是:吊打绝味和周黑鸭。

怎么说呢,绝味和周黑鸭的东西就是味道特别重,虽然我本来就喜欢吃味道大的,但是香料过分的多,往往吃几口就会特别腻,觉得满口香精味。

但这家的卤鸡爪真的很棒,首先鸡肉很糯,不干也不硬,吃久了也不费嘴巴。其次,这家的卤料有独特的香味,吃久了不会腻,不会觉得味道特别大,但一吃又停不下来。

▼红烧带皮牛肉

回家后的第一个周末,爸爸就迫不及待地从冰箱里的急冻室拿出了他的带皮牛肉,兴冲冲地给我展示了花豆红烧带皮牛肉的烹饪过程,我也顺带用手机记录了下来。

一家人都吃得特别香。

但爸爸说五香八角多放一些会更好。

▼烧烤

重庆的烧烤真的是我每个假期的必吃项。和北京学校里的夜摊不同,在烤架上上油、撒盐、撒孜然、刷辣椒之后,重庆的烧烤一般都会把它们剪成小块装进一个小盆里,往里继续加各种调料,我每次都会让他多加一些酸萝卜。最后搅拌一下,就是我最喜欢吃的烧烤了。

里面是我最爱的田螺肉、鱿鱼、鸡肉肠、饺子、苕皮、年糕,和里脊。

▼藤藤菜

重庆话里的“藤藤菜”,学名貌似为“空心菜”,好像只有夏天才能吃到。在重庆从小吃到大的菜,在北京上学的我却很少见到这道菜。

藤藤菜怎么做都好吃。可以用来凉拌,也可以放在小面里,就算搭配简单的姜蒜来清炒也是香得不行。藤藤菜嚼起来脆脆的,凉拌的汁儿、小面的面汤、清炒的油汁儿,都会从它空心的菜管里蹦出来。

▼李子

李子真算是我每个夏天吃得最多的水果了,本想着暑假已经过去,好一些的李子已经没有了。

但外婆就是外婆,这是她买回来的李子,很脆,很甜。

最关键的是,这袋李子10块钱3斤!

▼天友酸奶

天友真的是我从小喝到大的酸奶。小时候的天友酸奶是玻璃瓶包装,细长细长的玻璃瓶是偏酸的,矮胖矮胖的玻璃瓶是偏甜的。

那天在超市看到了,直接就提了一袋回家,想起来拍照的时候就已经只剩四杯了。

▼自制苹果醋

需要3个月才能做好的苹果醋,妈妈7月份就做了,我走之前正好可以吃,没想到第一次做竟然这么成功,妈妈真的好厉害~这么一大罐,按照网上说的1:10的比例,可真的够我吃好久了。

▼布丁

秋分那天早上八点多的时候,窗外出了好大的太阳。入秋以后真的冷到不行,冷得窝在被子里的我不得不起来给果冻和方糕喂猫粮。走到客厅端猫粮时,发现布丁早早跑到阳台上晒太阳去了。

她懒洋洋的样子,像极了早上从床上坐起来又倒头赖床的懒虫。

▼果冻

果冻终于不用奶瓶喂奶了,开始自己学着吃羊奶泡软的猫粮。

驱虫后的它也可以和(bei)我玩(qi)耍(fu)了~

▼方糕

方糕就很方便了,每天给她一些水和猫粮就可以活蹦乱跳一整天。

最近她慢慢开始让我抱了,虽然有时候还是会不懂事抓我手臂、咬我手指,但抱着超小一只的她就很开心。

▼我

时间过得太快,晃眼已是大四了。想想自己过去的三年,有煎熬有汗水,有感动也有收获。许多当初心底里想要达成的目标,冥冥之中现在已经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不少。

但过去的三年也有不少遗憾,没有加紧弄好英语、没有多去图书馆看看课外书、没有利用课余时间另学一门外语、没有多看看专业有关的著作论文、没有多去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没有多去海淀区以外的地方逛逛......

但最近越发爱上每天努力每天进步的自己,每一天都可以完成小目标,每天都向大目标迈进一步,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我喜欢现在这个有目标、有规划、有行动的自己,我不能保证以后的其他阶段自己会变成怎样,但我此刻只想享受、珍惜,并且努力保持现在的状态。

大四以后的寒暑假我应该也很少回家了,工作以后甚至没有寒暑假,和家人像往常一样一起享受假期的日子从进入大四起就此结束。

这一个月仿佛是一种告别,一种从完全依靠父母到渐渐开始想要自食其力的告别,一种从放假回家的小孩到不再拥有假期的成年人的告别。这种告别真的很痛很痛,但它是我的一次成长,也是我父母的一次成长。初为儿女,初为父母,我们都得慢慢学会去适应不同阶段的常态。

家里的这一个月闲暇对现在的我来说,真的无比珍贵和幸福。

但也就像剧中小凪说的那样:

  

  家里过于幸福,过于有安全感,是一个让人待了不想走的地方。但比起一味向父母索取,我更想成为一个能给他们带去幸福和安全感的人。家里的享受是为了给下一段奋斗带去力量。

希子的闲暇结束了,

她将带着一个全新的自己迎接新的挑战。

.10.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zhaodahuang.com/jzdhcd/9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