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湘菜推荐第一波拿走不谢,吃胖不赔
听闻湘菜,十有九辣 那当然了!不辣怎么还叫湘菜! 但是一千种湘菜就有一千种味道 这不,掌中君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下 中山地道的两家湘菜馆 朋友们接稳喽~ ???????????????????????????? 田间地头味,清新烟火气 坐标:东区街道长江路和平俚 ???? 忽如一夜春风来 湘菜馆“上菜呷饭”在中山已开了十多间 “走,上菜呷饭去” 似乎已经成了一帮湘菜爱好者的接头暗号 而在中山市场盛开不久 上菜呷饭又马不停蹄地走出中山 去到珠海、佛山甚至广东以外的地方 眼下店面总数已经达到50多间 俨然形成了网红之势。 不过,上菜呷饭虽然走得快 却始终还是留了一间 只属于中山人的“和平俚”在这里 “里”意为“乡里” “人”与“里”联合起来就表示“乡里之人” 而和平俚的饭菜正是乡里人爱吃的那一口 我们几乎是看着和平俚“长大的” 也是一边吃一边陪着她长大的 第一次吃的时候,惊艳于湘菜馆居然可以设计得这么温馨,菜式居然可以这么清新。木质桌椅,简朴的花纹,纯色布帘,氤氲的灯光,三个好友,热闹却不喧哗,烟火却不浓腻。 每次去都吃些什么菜呢?用小璇的话说,随便点吧,反正都好吃。我们爱吃的有大盆田鸡、炒水芹、热卤、下酒腊牛肉、酸菜鱼、铁板鲫鱼……是的,几乎不用看菜单就可以点,但我们每次却很爱翻菜单,从头翻到尾,再从尾翻到头。新菜是有的,不多,反正总是旧菜点得多。 而这次过来,老板的得力助手胡姐推荐了几个时令菜,是那种时不时会在菜单上出现,然后又消失的菜,都是从乡间来的。 黄焖野生鳝鱼是我个人很爱的,因为我们老家也吃炒黄鳝,直接从田间捕来。 和平俚的黄鳝同样从湖南田间活运过来,十足新鲜。野生黄鳝个头中等,肉质细腻,骨头已经去除,可以直接将几段一起送入口中大快朵颐。作为配角的黄瓜已经熟烂,在黄鳝的调动下也变得分外好吃起来。盘中汤汁较为丰盈,这也是与一般做法稍有不同的地方。因为野生的缘故,黄鳝从来都不便宜,但将近2斤才能做出这样一份来,一百元出头的价格也算是可以接受了。 时令菜中还有一个LV辣椒很是有趣。油淋辣椒的做法,一份58元,我们前段时间看到非常疑惑,几经犹豫都没点。 经胡姐介绍才知道,原来这真的是奢侈品辣椒,湖南樟树港出产,最高的时候曾卖出过多元一斤。一试之下发现,这种长不大的小个头辣椒嫩则嫩矣,却非常辣,吃了一个歇一阵又想吃第二个,真正是欲罢不能。 清炒丝瓜也是乡间的常见菜,和平俚这里是切片清炒,而在我们老家则常做成丝瓜鸡蛋汤,都是可以吃到丝瓜清甜的。这些丝瓜与广东的丝瓜不同,外皮平整,肉质会更加饱满,富有原味。 湘菜中最知名的剁椒鱼头,和平俚用的是大通湖水库鱼头王。鱼头一端上来,便发现个头特别大,所以为了入味,鱼头被分割成好几部分。和平俚的鱼头都是用的4斤多的鱼,选的是上菜呷饭供应链中最大个的鱼头。不得不佩服师傅,即便这么大个的鱼头,做得也非常够味,辣、鲜、香,鱼头肉和鱼脑让人丝毫不忍放弃。吃完后,再用汤汁拌面,便是一份极好的主食。 小炒黄牛肉也是湘菜的经典,这一次和平俚选用的是本地食材,肉质嫩到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一辈子也做不出这么好吃的家常菜? 野山菌王煲土鸡汤同样是以食材取胜的菜式。优质香菇、鹿茸菌、牛肝菌等多种菌和土鸡一起原味炖,汤中只剩鸡的清香和菌的浓香交相辉映。虽说主要是喝汤,但汤中的菌和鸡肉却一点也不干燥,依然保持细腻的口感,并不会被当成汤渣而浪费。
和平俚走的是温馨家居风,可为什么餐桌上会出现一个湖南大排档上才会有的不锈钢盆冷菜呢?胡姐说,要的就是这个味。 热卤是湖南人非常熟悉并且喜爱的一个小菜,看上去像冷菜,但其实是热的,和平俚选了其中四样,所以叫热卤四合一。四样分别是牛肉、牛肚、素鸡和韭菜,肉和素鸡先卤过,上桌前再加入调料和韭菜一拌就成了。从第一次吃就爱上了,觉得这个菜好热闹,光看都让人胃口大开,真正吃起来,好像肉很快便吃完了,只剩下素鸡和韭菜。但下次总还想再点,这是一个让人看见烟火和市井并心生欢喜的菜,吃不完也没关系。 桂花糕也是我们常点的小吃,就着一杯清酒的浓度,每一寸香味都充满了记忆故事。 乡里做法“湘”味正浓 坐标:古镇湘溪(各镇区有连锁店) ???? 在中山滚滚的湘菜浪潮中 湘溪算是一个老招牌了 这间从沙溪发起 如今已经遍布中山城区和多个镇区的湘菜品牌 已进入许多人的湘菜排行榜 而随着各路湘菜争奇斗艳 湘溪也提出了自己的“乡里食材好味道” 来为食客们增加味觉记忆点 古镇店是湘溪第一间使用全新Slogan和装修概念转型升级的旗舰店,工作日的午餐,也能在店内看到人头攒动。 湘溪如今新的Slogan是“乡里食材好味道”。湖南乡里都有什么食材呢?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腊货。湘溪的腊货有腊牛肉、腊猪肉、笋干,还有一个不太常见的米糠腊肠。于是,餐桌上迅速集聚了下酒回味腊牛肉、白辣椒炒辣肠,还有新菜笋干蒸腊肉。 下酒腊牛肉大家都很熟悉了,薄薄的一片片腊牛肉在滚滚红辣椒和蒜苗中飞舞,夹起一片来细细咀嚼,有劲,咸香辣。就着一口清酒,越嚼越来劲,牙齿超级好的人才能细细嚼碎,对于我来说,更多是嚼个香味。尤其是伴随白辣椒喷发的特有香辣,真的是只此一例,再无来者了。 当然,名字虽然是腊肠,可不要理解为寻常的腊灌肠,而是指熏干肥肠。湖南湘西一带一般会用谷壳来熏干,所以这种肠又叫米糠肠,并不是所有湘菜馆都做,一般都是好家乡那口的人才喜欢点。 腊货中的笋干蒸腊肉则是湘溪的新菜。 其实很多店内是用笋干来炒腊肉,味道也不错,是绝佳的送饭利器。而湘溪的师傅选择了一种类似扣肉的做法,将腊肉切成厚片依次排列,底下铺上笋干来蒸。五花腊肉层次分明,肉质澄亮,看上去已让人食指大动。夹起一大块送入口中,一点也不腻,只吃到腊味独有的干香。底下的笋干脆而不松,入味已深,实在是绝好的搭配。这个新菜很推荐,到店食客不妨一试。 鸭肉也是杨老板给店里下的乡里食材“死命令”中最需要保证的。湘溪的酱香鸭用湘菜独有的焖法,轻松达到皮滑肉烂骨香,辣椒和各味香料早已经入骨三分,慢慢啃咬,只觉得余味无穷。 其实,最近湘菜里开始流行一种“神仙鸡”,做法虽不同,但都可以做到味道“入木三分”,但肉质本身却能保持原有质感,这大概是湘菜最高明的地方。 焖出锅的还有一味高压鸡爪也非常好吃。大只鸡爪肉质饱满,胶原蛋白似乎吹弹可破,手执细啃,肉质松软富有弹性,汁液溢满口腔,筋骨之间特有的粘性带来平滑的口感,与平时吃的酸辣凤爪实在是天壤之别。 大厨说高压鸡爪其实是一道在家里都可以做的美味,只需要买回大只鸡爪,然后洗净过水放入高压锅中,再加入一片当归、黄芪,适量黄姜、干辣椒,再用红烧酱油和生抽、老抽一起,压8分钟即可出锅。 需要注意的便是姜需要用黄姜,才有独特的香味,酱油需要用到红烧酱油,颜色会更漂亮。8分钟居然就可以做出补充胶原蛋白的美味,值得回家一试。 至于小炒黄牛肉和酸菜鱼这样的名菜,实在是没有不好吃的理由。 严格说来,酸菜鱼应该是川菜,湘溪的大厨也下了很多功夫,鱼片滑,酸菜香,跨界成功。 开在广东的湘菜馆,总得做点不辣又好吃的菜吧,湘溪的客家豆腐算一绝。 煎在大铁盘里的豆腐,粗暴地连接成一体,但每一块又可以随时斩断,镶嵌在中间的肉碎依然保留不辣的湘味,味浓肉香。但最让人惊喜的还是豆腐,浓浓的豆花香从豆腐入口的一瞬间便洋溢开来,直到吞落肚中依然存在。显然,这款豆腐是“够料”的。 大厨说每天早上7点钟,豆腐师傅就开始磨豆腐了,准确说来这里的豆腐可算作豆花,其实就是将液体豆浆固化而来,所以有浓厚的香味。湘溪的豆腐师傅每天只做一件事,就是磨豆腐,一天磨出来的量只够店内一天用,所以客人都可以吃到新鲜豆腐。 湘溪的酸辣蕨根粉和螺丝小青瓜两款小菜,也只是微微辣,和豆腐一样有自己的特色,带来浓烈菜式之后口腔需要的宁静。 好了不要说了 推送完这条掌中君下午下班就要去吃了 有朋友要组队的咩? -END- 文丨李红图丨洪喜鹏 编辑丨徐璇 二审丨何腾江梁展宏三审丨李庆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zhaodahuang.com/jzdhjg/9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乡村生活,美好体验黎雅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