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中医书友会第期

天天一期,伴同中医人生长

I导读:轻易伤风的儿童范畴真是一大堆,微小变个天,有个风吹草动就中招。这篇文章将赤子易感的理、法、方、药,讲的很明了。咱们不但要学会治,并且要学会何如防。(编纂/闫奇峰)

梁宗翰老中医谈赤子脾虚易感证的调节

做家/梁跃华梁瑞华

赤子脾虚易感证,即赤子脾胃薄弱,轻易感应外邪而产生的一种病证。赤子脾虚易感证,在古典医籍和当代教科书中均无此名,但比年光临床却很罕见,多是由于乳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妄加养分等,导致脾胃成果平衡,久则薄弱,水谷精微亏虚,肺卫失于养分,卫外成果低下,外邪侵蚀而病发。但临床罕见的脾虚,不是脾阳虚而是脾性不够,运化成果平衡。

一、病理机制

赤子脾常不够,饮食不能自调,不知饥饱,家长又单方强调赐与高养分的滋润食品,导致饮食不节,生冷无度,养分过盛,使脾胃运化肩负太重,乃至脾失健运,胃不思纳。日久精微不够,则不能滋润于肺,化生于卫,故见肺虚卫弱之象,肌表浮泛,稍受凛冽或气象稍变等,便可引发外感病的产生。另一方面,脾胃运化成果削弱,不能准时消化所纳食品,积滞日久时时化热,内热由生,肺胃热盛,稍感外邪即病发。

以上二种,一个偏虚即脾虚外感,一个偏实即内热外感。但两者都是由于脾胃亏虚,运化成果平衡所形成。

二、辨证论治

本证多体现为食欲欠安,甚则厌食,面苍黄不华,羸弱、发枯失泽,夜卧担心,兄弟心热,头汗多,腹胀痛,手脚疲乏,大便枯燥或如球状,屡屡伤风,并常伴发咳喘之证。

脾虚易感的本证是脾虚,标证是积滞兼外感。于是在调节时,急则治标,解表祛邪,化其积滞,治标中应统筹其本,即调脾助运。故此病尽管也有脾胃薄弱之象,调节时也不能贸然用补药,由于补则反留其滞,应采纳消不伤正,补不留滞,消补同施,标本统筹的办法。

偏实者,解表祛邪,清热化滞。药用桑叶、荆芥、焦曲、砂仁、陈皮、莱菔子、藿香、黄芩、生姜。后期调脾助运,药用茯苓、白术、苍术、焦曲、砂仁、佩兰、荷叶、炒谷稻芽。

偏虚者,解表祛邪,调脾益气。药用苏叶、桑叶、桔梗、生姜、焦曲、茯苓、白术、陈皮、太子参。后期健脾益气,药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白芍、黄芪、黄精、大枣。

外感偏风寒加苏梗、粉葛、豆豉散寒解表;偏风热加薄荷、芦根解表清热;发热加银花、连翘,赤子牛黄清热散、紫雪散清热退烧;食滞重加内金、枳实消食化滞;腹胀加木香、厚朴去肠中滞气;寒滞腹痛加肉果温脾散寒;热滞腹痛加赤芍清热化滞;齘齿加内金、川连清胃消食;烦闷、惊惶加莲心清热镇惊。

便燥如球状者少用大黄折衷肠胃,加郁李仁缓下无伤;因食热而多汗加黄芩、枳实清热化滞;表虚多汗者加浮小麦、龙骨、牡蛎、黄精固表止汗;咳嗽加桑皮、苏子、杏仁、桔梗、前胡宣肺止嗽。偏寒者加白芥子、法夏配妙灵丹散寒止咳;偏热者加黄芩、旋复花、胆星配保元丹清热化痰;咽痛加射干、牛蒡子利咽止痛;脾虚不运者,加苍术醒脾助运;后期脾虚加四君健脾益气;气血虚虚加当归、白芍、黄芪、黄精等补益气血。

总之,先解表祛邪,解表中必兼化滞,表解滞化,病症果然好转,尔后再调脾助运或健脾益气使脾胃成果统统复原,脾性富足运化成果寻常。水谷精微亦足,即能滋润于肺又能化生于卫,肺卫气足则浩气存内邪不行干。

三、病案举例

例一:

王x,男,2岁。年3月20日初诊。素来食欲欠安,屡屡伤风,近感寒凉,发热T38.9~39.4℃,晚上尤重,清涕、稍咳、不食、手心热,夜卧担心,腹胀痛,便燥,舌红苔黄白且厚,脉浮数,证属内热外感。治以解表祛邪,清热化滞。方药:荆芥3克,豆豉6克,苏梗3克,薄荷3克,黄芩10克,焦曲10克,陈皮10克,莱菔子10克,内金10克,黄连3克,芦根10克,生姜一片,三剂,赤子牛黄散一瓶。

服三剂发热即解,咳嗽尚做,腹痛。大便已下仍燥。再拟:清热化滞止嗽。方药:桑皮10克,苏子3克,前胡10克,杏仁10克,桔梗3克,焦曲10克,砂仁3克,陈皮10克,莱菔子10克,肉果3克,赤芍6克,大黄3克。

五剂药后,伤风已愈,夜卧安,食欲大增,便润,再拟调脾助运。方药:茯苓10克,白术15克,苍术12克,砂仁3克,陈皮10克,木香8克,焦曲15克,炒谷稻芽15克,内金10克,赤芍10克,佩兰15克,荷叶15克,甘草15克,郁李仁6克,以此为丸药坚韧之。

例二:

张x,男,3岁。年9月11日初诊。食欲欠安二年余,屡屡伤风,每月爆发1~2次,面苍黄不华、体弱神疲、多汗、昨又新感,微有发热,体温37.4~37.8℃,清涕,手脚疲乏,厌食。夜卧担心,舌淡苔薄白,脉细缓。症已五天,证属脾虚外感,治以解表祛邪,调脾益气。方药:

桑叶6克,豆豉6克,苏梗3克,焦曲10克,陈皮10克,木香3克,黄芩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太子参15克,生姜一片,三剂。

药尽热退,精力尚佳,食欲稍增,夜卧已安,多汗。再拟调脾助运为法。方药: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12克,苍术10克,山药6克,砂仁3克,浮小麦12克,黄芩10克,焦曲10克,莱菔子10克,生姜一片。

五剂药后,食欲已增,汗减,伤风已愈,面色较佳,无何不适。再拟:健脾益气。方药: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甘草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黄芪20克,黄精20克,苍术15克,山药10克,焦曲10克,砂仁6克,陈皮10克,浮小麦20克,牡砺10克。以此为丸药坚韧之。

例三:

刘x,6岁,年1月19日初诊。患儿食欲欠安已3~4年,屡屡伤风咳嗽,喘憋,近受风寒,清涕鼻塞,咳嗽夜重,喘粗时憋,痰多色白,不烧,纳差,夜卧担心,腹痛,面苍黄且白,羸弱,舌淡苔白厚,脉沉紧。证属风寒束肺,脾肺气虚,治以宣肺散寒,扶脾益气。方药:

桑叶6克,桑皮10克,苏子3克,前胡10克,白芥子3克,桔梗3克,焦曲10克,杏仁10克,半夏6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生姜二片,妙灵丹二丸。

三剂药后,患儿清涕净,发憋已除,喘咳亦轻,咯痰爽,夜卧较安,食欲稍增,苔白厚,再拟前法。方药:桑皮10克,桔梗3克,杏仁10克,前胡10克,半夏6克,陈皮10克,砂仁3克,焦曲10克,肉果6克,甘草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生姜二片,五剂药尽。

药尽,喘憋咳嗽除,偶有痰涎,食欲增,夜卧安,面色尚黄,苔薄白,脉细。再拟:补益脾肺。方药:党参20克,茯苓30克,白术20克,甘草30克,黄芪30克,黄精30克,山药20克,桑皮15克,杏仁15克,前胡15克,百合20克,冬花20克,紫菀20克,焦曲20克,砂仁10克,以此为丸药坚韧之。

体弱者屡次伤风之良方(节选)

做家/承扬

倘使家中的老头家屡屡伤风,可能独生后代常患气管炎,请试用一下中医的驰名处方——玉屏风散。

本方若做汤剂历时,其罕用剂量为:黄芪18克、白术12克、防风6克。最佳碾粗末做散剂,小剂便服,取效缓渐进之功。若用汤剂,3~5剂果然可取效,但罕见药停则屡次。如用散剂,每服10克,争持服用一个月左右,疗效则坚韧。因表虚腠理蓬松,是肌表生理薄弱的体现,要转变和复原其成果,务必纪律渐进,有一个从量变到量变的历程,此即慢病慢治之理。

比年来,各地应用玉屏风散及其复方,防治末年人和体弱童子屡次呼吸道沾染取患有惬意的疗效,并且临床试验亦解释可加强患者机体的免疫成果。经临床考证,本品能加强体弱童子的体质,提升抗病才略,实用于肺脾两虚而至的屡次伤风,多汗,食欲不振等证。

给屡次伤风的儿童开的处方

做家/黄德伍

玉屏风散:

此方是调节气虚自汗的代表丹方,因其独具抵御风邪的成果而得此美誉,实用于屡次伤风、体虚多汗的儿童。方今有更便利的剂型,如玉屏风冲剂(药店有售),屡屡1包冲服,逐日2次;玉屏风口服液,屡屡1支,逐日3次。

清咽饮:

屡次伤风的儿童轻易得慢性咽炎,屡屡咽部充血,又痛又痒,呛咳,可服清咽饮:桑叶、玄参、麦冬、胖大海各10克,芦根30克,蝉蜕3克,生甘草5克。本方逐日1剂,煎汤代茶,反复饮服。倘使儿童嫌苦味较重,可插足适当冰糖。

米醋:

这是一个散布甚广的民间验方,对小心伤风有较好的影响。取米醋毫升,插足冰糖克,用小火烧烊后冷却。屡屡服1茶匙,逐日2次,可永久服用。

中药外敷:

这类法子没有困苦,易被赤子童接收。取桃仁、山栀各10克,丁香、肉桂各5克,将众药研成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每晚取适当药迷糊在纱布上,用胶布静止于两侧足底的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用3天。此后改成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引荐赏玩

关于体质虚的人,伤风治错了,会形成13种虚证

屡次伤风的人,要留心胃肠积热

I版权说明

第一篇摘自《北京中医杂志》,年第1期,做家/梁跃华、梁瑞华;第二篇摘自《医学文选》,年第1期,做家/承扬;第三篇摘自《屯子百事通》,年第2期,做家/黄德伍。编纂/闫奇峰,校阅/远志、李兆祯。

版权归关系势力人总共,如存在欠妥应用的状况,请随时与咱们关连。

I投稿邮箱tg

linglan.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zhaodahuang.com/jzdhyt/10178.html